欢迎光临南京明心网,您是本站第[20988]位客人!
爱心热线:13851870085 18951709608(陶园长)  18951709609(李主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孤独症专题问答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训练如何组织?

发表时间:2010-07-11
 (一)评估与计划的制订
    一般来说评估与计划的制订可找专业机构来帮助。在这里我们把《孤独症及发育障碍儿童个别化评估第三册》(Sch叩1er等编著,张庆长编译,杨晓玲审校,北京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编)中的课程部分介绍给家长(见附件)。家长们可以根据此课程中各年龄段各个领域的活动项目去评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个领域处在什么样的发育水平。比如一个儿童0—1岁的模仿项目完全能完成,那么该孩子的发育水平应该在1—2岁之间,选择训练项目就从1—2岁的范围去找。如果孩子的口语认知已能完成1—2岁范围的各项目,那么你就在2—3岁的范围去选孩子的训练项目。
    家长们还可以借助于其他的教育方案,比如《波特奇早期教育方案》。《早期训练指导纲要》  (简称260项)在德国是一项用于对发育障碍儿童进行早期训练指导的纲要。对于程度较好的孩子,可参照我国幼儿园的一些课程纲要。
    (二)家庭训练环境的设计
    1.家庭训练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恰如其分地估计孩子的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宁肯起点稍低一些。
    (2)永远对孩子抱有希望,不管他的能力有多差,开始训练的起点有多么低。
    (3)学习活动内容要丰富,安排要恰当,一般在精力集中的时候安排认知及语言内容;精细活动则安排在后半段或插在认知及语言项目的中间;大运动则安排在上午及下午的开始阶段。每天要安排亲子活动。每天安排外出活动,为孩子增加认识周围世界的机会。一天中要创造机会,尽可能让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玩玩具、听音乐或做其他喜欢的事。
    (4)学习任何一个项目都要多复习,但是形式要多样,避免单一的机械性重复
    (5)重视生活自理训练的项目,这对孩子将来自立很重要。
    (6)教学内容既要注意实用性,也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7)教育训练必须坚持长久,不能随意中断。
    (8)教学的时间与地点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地点既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可在桌面上进行,也可在地板上、沙发上、床上进行。
    2.创设适宜的家庭训练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环境就是家里的生活空间。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环境。如果教学目标是穿衣服,那么房间、浴室就是自然的教学地点;如果教学目标是帮助妈妈完成一件事,那么客厅、阳台、房间或厨房等也应是自然的学习环境。语言训练的教学环节更应该是家里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做什么就教孩子说什么。但是,进行某些项目的教学,则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场所。
    在这里想强调指出的是,由于孤独症儿童的视觉学习比听觉学习更有优势,我们提倡家长利用视觉策略方法,布置好家里的环境,用来训练儿童。视觉策略基本内涵是运用各种视觉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照片等,促进儿童理解、沟通及自我管理;基本工具有日程表、月历、活动转接板、选择板、程序图、活动规则图、沟通册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教孤独症幼儿刷牙,就可以利用程序图,把刷牙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小动作,然后把每个小动作用生动活泼的图画表达出来,贴在盥洗室最醒目的地方,让幼儿照图练习、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在香港推行了,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在下面的学习安排中都可以酌情考虑使用视觉策略。
    (1)为孩子安排一个专门学习的小房间。如果投有条件,则可隔出一块靠墙角的地方或者在客厅的茶几上或者厨房的餐桌上教也可以。
    (2)准备好学习的用具:小椅子、小桌子、几个塑料小筐、多个小夹子(用来夹卡片或做精细练习用),各类卡片(人物、动物、蔬菜、水果、交通工具……),彩色笔、铅笔、白纸、各种小玩具……
    (3)除课表外,墙上尽量不贴任何东西,在孩子座位后放置一块钟表。
    (4)孩子学习时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应避免大声喧哗,不要把电视机声音放得很大。
    (5)学习空间里布置一个孩子玩耍的角落,摆放孩子喜欢的小型玩具以备课间休息时用。在学习时间,孩子要背对这些玩具坐,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
    (6)训练室以外的其他房屋的墙壁,贴上与孩子当前学习有关的图片或挂上一两幅挂图,以备孩子随时去指认。
    (7)有计划地在家中的常用用品、用具上贴上文字(不要太多,一个阶段2、3个)可随时教孩子认字。
    (8)大厅内可放置一辆童车、一个大球和其他大一点的玩具,以便孩子课余时自由玩耍。
    (9)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上课前学会看课表,课表可做成卡片贴在墙上以便孩子拿取,上完课要帮助大人收拾教具,并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10)上下课要有信号,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或什么样的信号是坐下来上课或者可以出去玩、吃点心。生活、教育训练应有规律,以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课业组织方法
    上课与下课遵守的总原则是:愉快地开始与愉快地结束;准时、有规律。
    1.上课
    (1)通常“坐下来:是训练的第一步:①可在日常生活中练“坐下吃东西”、  “坐下来等一会”。发出指令“坐下”后,要等孩子真的坐好了才给他东西吃。②选能坐得长久的训练项目(插雪花片、分拣豆子)进行练习。③能力强的孩子可通过练习画画、练习书法来培养他“坐下来”的习惯。
    (2)用有趣的信号宣布上课:①放一段孩子喜欢的音乐。②拉着手唱着歌走向训练室。③敲击孩子喜欢的乐器。当孩子来到训练室,坐在椅子上时,教者要告诉他:“上完课还可以听音乐,敲击乐器……”
    (3)在教者与孩子的互动活动和愉快的情绪中开始上课:①一起玩一件好玩的玩具。②相互击掌。③相互指一下五官。④给孩子玩一下教具,收回来再上课。
    (4)从最容易的项目开始,或从复习旧的内容开始,使孩子一下子就能成功,并得到鼓励。
    (5)训练刚开始的时候,不要一下子要求孩子一定要上满一节课(20分钟或30分钟),上几分钟课就可以离开课桌玩一会儿(如给他一个小玩具)。
    (6)对孩子难以完成的内容,不要老去重复,可换成一项容易完成的任务给他。
    (7)切忌催促孩子“快点”,要给他思考的时间,必要时可辅助他完成。
    (8)上课的语言要简洁,除了发指令就是奖励的话语,确保教者的话都是有用的。
    2.下课
    (1)象征性的下课。在训练之初,上几分钟课就宣布“下课”,使孩子不感觉上课是种负担。
    (2)在孩子表现最好的时候下课,让孩子能悟出:“好好学习就可以下课。”切忌在他表现好时加长课时。别忘了对孩子说:“你做得好!”
    (3)让孩子在最开心的时候下课。可以因为课题完成得好,得到奖励很开心;也可以是教者与孩子在课程快结束时的互动而开心。
    (4)最忌讳闹着下课,当孩子出现了抗拒情绪时要及时调整,或降低课题的难度或减少课题的数量,然后告诉孩子:“做完这件事就下课。”完成任务后立即奖励他,让孩子明白:“哭闹是不能下课的。”